梨木虱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梨产区每年均需多次喷药进行有效防控,即便如此若防控不及时或不规范都有可能造成梨木虱较重或严重发生,对梨果优质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所以,药剂有效防控梨木虱是梨树优质生产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环节。
一、梨木虱的发生特点
梨木虱在梨树产区均有发生,均主要以成虫在树皮缝隙内、杂草落叶间等处越冬,翌年春天晴朗无风天气即在果园内活动、交配、产卵,该卵多产于叶芽及花芽下部的芽痕处,有时也可产于膨大后叶芽的苞片表面或苞片间隙内,越冬成虫产卵期长达1个多月。随后越冬卵随气温逐渐升高而逐渐孵化,开花期为孵化盛期,落花80%时为初孵若虫盛发期。第1代若虫多在叶丛基部的叶柄处或叶丛枝基部集中为害,并逐渐被黏液完全覆盖,而后逐渐发育成熟,蜕皮后产生第1代成虫,第1代成虫多发生在落花后近1个月。以后各代卵多产在叶片正面的中脉沟内,少数产在叶缘锯齿内。再过约35天左右出现第2代成虫。第1、2代若虫及成虫发生较整齐,是全年药剂防控的关键期。以后约每30天发生1代,华北梨区全年多发生5代,第3、4、5代因世代重叠而不整齐,给药剂防控造成一定困难。
二、梨木虱药剂防控技术要点
梨木虱药剂防控主要应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花芽膨大至花序分离初期。此期是越冬代成虫出蛰后交配、产卵高峰期,也是有效杀灭越冬成虫及其所产卵的关键期。往年梨木虱发生较重梨园,需在花芽露绿期和花序分离初期各喷药1次,常用有效药剂以菊酯类为主,如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等。此期喷药,需选择晴朗无风的温暖天气进行。
二是落花80%时。此期是有效防控第1代梨木虱若虫的关键期,此时梨木虱低龄若虫尚处于裸露阶段,虫体未被黏液完全覆盖,抗药力最低,且也是一年中发生最整齐的阶段,喷药1次即可。常用有效药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嗪、螺虫乙酯、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腈等单剂,及阿维·螺虫酯、吡蚜·螺虫酯、吡蚜·呋虫胺、氟啶·啶虫脒、螺虫·噻嗪酮、噻虫·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等复配制剂。
三是落花后30~40天。此期是第1代成虫发生、并交配产卵、第2代若虫初发期,也是相对发生比较整齐的一段时期,需喷药防控1~2次,间隔期7~10天。该期喷药最好选用对梨木虱成虫、若虫均有效药剂,如阿维·高氯、阿维·高氯氟、氟啶·联苯菊酯、高氯·吡虫啉、高氯·啶虫脒、联苯·噻虫胺、氯氟·吡虫啉、氯氟·啶虫脒、噻虫·高氯氟等。
以上三个环节抓住后,后面几代每代喷药1次即可,均以防控成虫、若虫药剂混合喷施或选用混配药剂;若上述三个环节出现失误,则后面几代只有加大喷药力度(增加喷药次数、缩短喷药间隔期、适当提高喷药剂量)才有可能将梨木虱控制下去,否则将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大量枯叶或落叶及果面污染。
越冬代成虫
梨木虱为害造成果实被污染状
供稿:科教兴农中心 王江柱